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保護IP”:讓“蘇超”實現“長紅”

2025年06月30日07:04 |
小字號

原題:“蘇超”出圈記·符號解碼⑰︱“保護IP”:讓“潑天流量”變“長紅流量”

一隻滾動的足球,從綠茵場“飛”向街頭巷尾,在江蘇群城之上,劃出一道漂亮的文旅體商融合弧線。

然而,作為江蘇目前最具價值的賽事IP,“蘇超”在文體旅領域展現出令人驚嘆爆發力的同時,知識產權布局不足的問題也逐漸顯現。比賽名稱、隊徽、隊名等商標尚未注冊,賽事衍生的球員卡通形象也未進行著作權登記保護……

正所謂,“無產權,不IP﹔無布局,不長紅”,文體旅領域,熱度密碼藏在IP保護的基因裡。當我們談起“蘇超”的火爆還能持續多久時,知識產權布局無疑是一道繞不開的命題。

“蘇超”周邊生意火爆

“叫南哥”蘇超聯賽紀念品帆布袋、“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蘇超冰箱貼、“沒有假球,隻有世仇”蘇超背包……這是在某網購平台上輸入“蘇超”后彈出的產品內容。熟悉的熱梗被商家“具象化”為品類豐富的周邊產品,濃厚的賽事氛圍扑面而來。其中,一款109元的“蘇超”同款球衣,顯示已售7000多件。

然而,在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官方平台上,除放出賽事門票購票渠道外,暫未出售周邊產品。電商平台上,仔細觀察便可發現,多數與“蘇超”相關的文創周邊產品基本來自第三方商家,有的商家甚至直接將店名名稱改為“江蘇足球聯賽2025”。

在知識產權范疇,“蘇超”不僅僅是一場全民狂歡的賽事名稱,還是一個承載無限價值的商標。目前,賽事方商標注冊進展如何?

據商標專業機構監測,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的賽徽和13個球隊隊徽暫未被搶注,圖形商標系統中暫未發現相同商標。但“蘇超聯賽”商標已在2016年被蘇州蘇超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就已成功注冊。另外,淮安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告訴記者,近期已有人申請注冊“淮安隊徽圖形+文字‘浪裡馬’”的商標,因可能涉及蹭熱點、惡意注冊,目前工作人員已勸說申請人主動撤回。

江蘇省知識產權局規劃發展處(對外交流合作處)副處長盧向前表示,若隊徽以及相關熱詞被惡意搶注、仿冒,易對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的正常商業開發產生負面影響,混淆消費者認知、擾亂市場秩序、損害品牌形象,影響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甚至體育經濟的長遠發展。

放眼廣闊的文旅市場,優質IP被仿制、蹭熱度的案例屢見不鮮。2021年,舞蹈節目《唐宮夜宴》一炮而紅。但因前期知識產權布局不足,隨后僅幾個月時間,便有422個“唐宮夜宴”及5000多個“唐宮小姐姐”相關商標被搶注。

與之相反,今年春節爆款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通過2094枚商標、287項著作權登記和132項外觀專利構筑起嚴密知識產權保護網,除電影票房躋身全球影史票房第五位外,相關衍生品市場預計收入超百億﹔近期頂流潮玩“Labubu”由於已注冊中文“拉布布”、英文“Labubu”商標,較為全面的防范成功避免被侵權,多地海關接連查獲數萬件未經授權使用“Labubu”標識的假冒玩偶。

體育領域,商標被搶注的情況頻頻發生。以足球為例,國家知識產權局2024年修訂的《商標審查標准》中明確提出對“蹭熱點”式足球商標加大駁回力度,2024年上半年駁回率同比提高22%,相關領域知識產權維權案件數也在不斷上升。

隱形“戰場”亟須守牢

知識產權保護歷來是道難守的門,為何“蘇超”商標仍未成功注冊?

流量來得太突然。陳燕透露,“蘇超”爆火之前,江蘇省足協已於今年5月對賽事名稱、賽事標記和吉祥物等核心品類提交20件商標注冊申請,然而注冊速度沒能趕上賽事的火爆“腳步”。

一般,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商標注冊申請后,需通過形式審查、實質審查兩重審查,審查通過后需公示3個月,公示期間無人提出異議方能核准注冊,若商標被他人異議,則要進入較為漫長的異議案件審理程序。

雖繁瑣,仍必要。知識產權布局絕非事后補救的程序,而是文旅IP商業化運營的基礎設施。以貴州“村超”為例,2023年該賽事走紅后很快引人覬覦,但由於當地成立了以打造“村BA”流量IP為核心的貴州台江體旅融合產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很快完成包括隊徽、隊名等200件商標的注冊,對“村超陽社村隊徽”等74件美術作品進行著作權登記保護。

對於點燃全民熱情的“蘇超”而言,完善知識產權布局更顯緊迫。

“作為新興的體育賽事IP,‘蘇超’的品牌價值不可估量。”江蘇商標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徐升權建議,賽事相關方應盡快將核心品牌符號如隊名、隊徽以及具有較高傳播度的賽事標語等進行商標全類別注冊,一方面實現對關聯權利的保護,一方面也為開展商業授權等提供穩定的權利基礎。“‘蘇超’還應重視著作權保護,對隊徽等美術設計、賽事宣傳片等進行作品登記,不斷完善賽事轉播的版權授權機制。”

此外,運動員姓名被搶注商標的情況並不鮮見。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部部長劉迷迷提醒,“蘇超”中不少運動員走紅,要謹防他人蹭名人熱點的商標申請。她還提到,“蘇超”已經火到國際媒體,賽事方還需關注重點國家的海外商標申請與注冊。

眼下,“蘇超”賽事主辦單位正在加緊補缺。陳燕介紹,省足協已於6月初啟動第二批次的商標注冊申請,除賽事名稱外,還圍繞可能產生的周邊產品進行布局。同時她也提醒,廣大商家勿要越過法律紅線,“網上有很多‘蘇超’文創周邊,讓人覺得很好玩,但若未經授權就打著‘蘇超’官方的旗號擅自售賣,其實是存在侵權風險的。”

那麼,商家將網友們創作的“爆梗”做進文創的行為是否侵害創作者的著作權呢?陳燕回應,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但由於熱梗多為短語,缺乏起碼的長度和必要的深度,不符合著作權法對作品要求的獨創性之“創”的要求,一般不構成文字作品。“與‘梗’不同,像無錫水蜜桃球員、常州恐龍球員的卡通形象具有獨創性,是擁有著作權的,如果未經創作者授權就用於商業范疇是會造成侵權的。”

3億元后如何“長紅”?

一隻足球,踢出文旅消費“狂飆”﹔一張門票,解鎖萬億流量密碼。當前,“蘇超”熱度一浪高過一浪。6月25日,6月29日在昆山奧體中心舉行的蘇州VS揚州比賽,4.5萬張門票迎來144萬人次搶票。

此前,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預測,整個“蘇超”賽季將創造超3億元的綜合經濟效益,平均每個城市增收2000多萬元。3億元過后,“蘇超”又將何去何從?

徐升權認為,“蘇超”已經呈現出極高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且探索出“政府搭台+市場運營+民眾參與”的IP開發范式,應抓住時機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並充分開發應用場景,讓這波“潑天流量”變為“長紅流量”。

打造“蘇超”IP,賽事方不是唯一的主角。

劉迷迷建議,應加強知識產權、文旅、版權、市場監管、法院、公安等部門協作,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線上監測+線下執法”快速響應機制,線上運用知識產權監測系統,加強電商平台等的侵權行為監控,並實現信息互通﹔線下對相關商標、著作權等予以重點關注,加大違法行為的執法打擊力度,及時進行行刑銜接,實現行政司法雙軌保護,護航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健康發展。聚焦文旅體商融合,還應當深入挖掘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市場價值和地方產業潛力,加速衍生品和衍生服務開發,規范市場化運營,不斷提升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品牌和體育文化價值。

“蘇超”始於足球,卻不止於足球。一輪輪賽事,讓江蘇十三地市城市風華被全國乃至全球看到。如何通過知識產權運營實現足球賽事IP與地域文化的雙向增值?

“江蘇擁有豐富的非遺和城市特色,文旅商體部門相關單位通過賽事聯名或者授權增加賽事活動的文化內涵,將非遺符號轉化為可消費場景。”徐升權表示,各地市已經進行了值得借鑒的創新探索,“比如常州推出‘門票+蘿卜干炒飯’套餐、南通用藍印花布裝點觀眾席、揚州在中場秀出漆器剪紙非遺技藝,讓觀眾通過賽事活動認識和了解當地非遺和城市特色,也建立了賽事與本地文旅的聯結,激活了觀眾賽外文旅消費的熱情與活力。”(苑青青 燕鈺)

來源:交匯點新聞

(責編:張鑫、龔世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