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技術上新灌排設施升級 江蘇全省夏種基本結束

原標題:【最是一年好豐景】育秧技術上新灌排設施升級 全省夏種基本結束
隨著陰雨天持續,趁著土壤墒情正好,最近,江蘇各地水稻播栽進度不斷加快,全省夏種工作基本結束。
荔枝新聞中心記者郝朦說:“這裡是鹽城大豐的劉庄鎮,這兩天這裡的一萬四千多畝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大面積栽插。和常規稻田不一樣,雜交水稻插秧需要1-2行的父本和7-8行的母本水稻按照比例和距離分別栽插,讓水稻品種集成父母本雙方的多種優勢,性狀更加優良。”
雜交水稻大田制種的難點在於,分開播種且花期長短不一的父本、母本水稻如何確保同時抽穗開花,進而完成授粉。為解決這一難題,鹽城大豐一制種企業全面推廣了“印刷”播種育秧技術。育秧階段通過將稻種均勻撒播在特殊的紙卷上,延長秧苗適栽期,通過提前測算好栽插時間,打時間差,讓父母本水稻在8月份能同時進入花期,成功授粉。
江蘇金色農業種植基地技術負責人徐向陽說:“它主要是播種均勻,秧齡的彈性很長,可以從20多天到40多天栽插,更加適應我們生產的需要。我們傳統的方法,畝均用種量正常用量在5斤左右,現在只要3斤多。”
技術升級帶來效益,設施提檔也為水稻豐收夯實基礎。在連雲港灌雲圖河鎮,當地新建投用的4800畝高標准農田項目正式迎來水稻栽插。和去年相比,項目建成后,農田灌溉與排水設施不斷完善,適用於農機調度的田間道路也拓寬硬化,成為了“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化良田。
連雲港市灌雲縣圖河鎮和平村黨總支書記周友建說:“原來這些土地只能通過柴油機打水,很不方便,費用也高。此次建防滲渠6.16公裡,為我們800余戶農民的土地在增產增收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每年為我們村民在打水灌溉的成本上節約了近一半。”
省氣象部門預計,未來幾天全省多降水過程。農技人員督促各地抓好夏種收尾工作﹔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加強水稻一栽就管﹔土壤偏濕田塊要注意清溝理墒,防止澇漬災害。(郝朦 周雷 李澤灝 謝斌)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荔枝新聞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