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解碼經濟一季報:從8.2%看江蘇制造底氣

2025年04月26日08:08 |
小字號

同比增長8.2%!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較上年四季度、上年全年分別加快0.6個、0.5個百分點,總體延續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增速較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為江蘇GDP整體增長提供了“硬支撐”,再次彰顯出江蘇制造的實力與底氣。

開局爭先,不負春光。“穩”字的背后,是今年以來存量政策持續顯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實,政策組合效應不斷釋放。特別是一季度全省工業生產延續較快增長態勢,先進制造業引領增長,裝備制造業支撐有力,工業品出口帶動作用明顯,共同推動工業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脊梁”更硬,裝備制造業支撐有力

4月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鬆賽在北京亦庄鳴槍開跑,吸引了全世界目光,賽事冠亞軍隊伍機器人全身所有關節均使用了南京因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這家創立僅3年的公司,已成為人形機器人關節領域領軍企業。

從靈活舞動的機械臂到翱翔藍天的無人機,從深海燃氣輪機到萬米高空的衛星,南京正通過發力智能裝備加速產業迭代。

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脊梁。一季度,在“兩新”政策加力擴圍等政策帶動下,江蘇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等行業內需潛力進一步激發,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為71.3%,拉動規上工業增長5.8個百分點。

其中,電子行業復蘇動能尤為強勁,受人工智能、空間計算等技術快速應用,疊加消費電子市場穩步回暖等因素拉動,增加值增長14.7%,較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

在其他裝備領域中,汽車行業因市場補貼政策持續,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表現良好,增加值增長10.2%﹔電氣機械行業受家電產品以舊換新、高端汽車用鋰電池訂單穩定以及智能電網建設推進等因素拉動,增加值增長9.7%﹔鐵路船舶行業因造船市場行情景氣,疊加助力車市場銷售向好帶動,增加值增長13.8%﹔專用設備行業受電子電工機械需求增加和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支持,增加值增長8.7%。

從產品產量上看,在補貼政策、AI終端等拉動下,汽車、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分別增長27.3%、84.2%、14.0%﹔家用電冰箱、家用洗衣機分別增長14.8%、21.9%。

整機銷售熱潮也帶動上游電子元器件產量增長,一季度半導體分立器件、傳感器、電子元件分別同比增長18.9%、66.6%、12.6%。與此同時,各條產業鏈上游釋放出擴產信號,江蘇裝備制造產業韌性與競爭力不斷提升。

“出海”更穩,工業品出口帶動明顯

高端裝備出口153.5億元,增長20.8%﹔掃拖機器人等智能家電帶動家用電器出口增長21%至88.7億元﹔電動汽車出口27.6億元,增長45.2%……蘇州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蘇州市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6325.2億元,分別佔全國、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的6.1%、46.6%。其中,出口4031.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增長11.5%,上述三類工業產品合計貢獻12.2%的出口增量。

一季度,全省規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9.0%,較上年全年加快2.9個百分點,高於去年同期7.1個百分點。30個制造業出口行業中,21個行業出口交貨值實現增長,增長面達70%,其中電子、汽車、鐵路船舶、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金屬制品、醫藥7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合計拉動全部規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增長8.5個百分點。

工業品“出海”更穩,也體現了國際市場對“江蘇制造”的認可,特別是新興市場增長較快,一季度江蘇對東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分別增長22.3%、7.5%。出口工業品類也愈發多樣,對工業生產帶動作用明顯。淮安縱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貿經理陳才明介紹,公司以草本配方為核心競爭力,今年前兩個月,已出口129批次牙膏至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達455萬元,同比增長15%。

在工業出口的拉動下,一季度,全省列統的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3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82.5%。重點行業中,電子、汽車、鐵路船舶、金屬制品等行業實現兩位數較快增長,電氣機械、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化工等行業增速高於全部規上工業。

放眼下一階段的工業出口形勢,省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相關人士指出,美國濫施關稅增加了工業經濟的不確定性,不過,智能手機、電腦及部分其他電子產品獲得豁免,一定程度上可對沖關稅增加的影響。

“主力”更強,產業結構調優調新

在徐州重卡生產基地,為滿足前端市場實際續航需求,徐工汽車推出全球首款800度大電量純電動自卸車,單次續航超500公裡。

“這款自卸車在電池管理、動力系統、智能網聯等關鍵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成為公司今年新的增長點。”徐州徐工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庄明興說,一季度,徐工新能源卡車銷售3.03萬輛,同比增長176%,位居全國新能源卡車銷量榜首。

今年以來,江蘇新能源汽車產量、動力電池產量繼續增長,在全國繼續保持優勢產業地位。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內,全省重點發展的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營收佔全省制造業比重已達七成。

先進制造業,是引領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一季度,江蘇高技術制造業、數字產品核心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9%、12%,較上年全年加快3.8個、2.3個百分點,對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貢獻率達35.1%、26.2%,拉動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個、2.1個百分點。

作為先進制造“集團軍”的代表,1955家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36.8%的企業實現兩位數較快增長,成為拉動產業煥新的“先鋒隊”。

在先進制造業引領下,江蘇產業結構不斷調新調優,江蘇制造呈現“三更”趨勢——

更自主,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江蘇3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截至2月末,全省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75.9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1.6件﹔更智能,江蘇印發培育壯大數據企業行動方案,實施新一輪“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一季度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開票銷售增長9.6%﹔更綠色,江蘇開展第一批綠電直連企業創新試點,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提升至19.5%以上,以光伏行業為例,隨著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帶來的“搶裝機”機遇,3月排產環比增長30%。

“當前市場有效需求仍顯不足,工業品出口壓力增大,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需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但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應對各種復雜局面。”省統計局工業統計處處長汪雪敏分析認為,下一階段,要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不斷釋放穩外貿、促消費政策效應,全方位擴大市場有效需求,改善各類經營主體預期,增強江蘇工業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付 奇)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蕭瀟、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