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生態

人民日報︱生物制造替代化石資源,能否解決環境問題?

應漢杰
2025年04月14日06: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5年4月14日6版 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2025年4月14日6版 版面截圖

原題:生物制造替代化石資源,能否解決環境問題?

網友提問:生物制造有什麼優勢?它替代化石資源,能否解決環境問題?

化石資源為人類構建現代物質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大量的開發使用也導致生態環境問題出現。面對前行中的“煩惱”,探索發展生物制造的意義逐漸凸顯。

什麼是生物制造?它是以特定生物體如細胞或其組成部分為催化劑,進行大規模物質加工與轉化的技術,具有低碳循環、綠色安全等特征。

發展生物制造有什麼意義?首先,生物制造將構建我國農業綠色增產新途徑,助力我國糧食安全自主可控。生物制造可從糧食生產、使用及替代等層面,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比如,利用生物制造新分子、新功能產品替代傳統農業化學品,可顯著增加光合作用效率。再比如,通過生物制造產品構建動物健康養殖方式,可提高飼料糧轉化效率。

其次,生物制造將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重要物質基礎。一方面,生物制造為中草藥等生理活性物質多品種、規模化制造提供了新的途徑,使得從源頭上建立衰老性病症調控的新研究、新機制與新范式成為可能。另一方面,通過生物制造,可以在細胞工廠中制造動植物中的功效物質及內源性生理活性物質,顯著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為實現延緩衰老、未病先防奠定了物質基礎。

最后,生物制造所需的細胞元件存在超高維度設計空間,蛋白質序列、代謝網絡節點復雜度呈指數級增長,多基因靶點協同優化可能涉及1020種組合。通過跨尺度、多模態生命科學大模型,我們可以提高復雜生命體的數字孿生能力,進行閉環式“設計—構建—測試—學習”全自動迭代,為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諸多重大問題提供變革性解決方案。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蘇州大學校長,本報記者姚雪青採訪整理)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