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讓鐵塔銀線綻放別樣芳華

記者走進南京遠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試驗車間時,韓舒正在調試一台新型變電站無線監控裝置。只是更換了一個通信模塊,50米外傳輸的數據包接收成功率便有了顯著提高。“看,這就是技術的浪漫。”她說。
從青澀學子到技術領軍者,從一線工人到創新工作室帶頭人,韓舒扎根電力一線18個年頭,這位80后女工程師已參與課題攻關近20項,其創新成果獲國家級獎勵4次、省級以上獎勵17次、專利13項,創造經濟效益超千萬元。
在電力“鋼鐵森林”裡,她讓鐵塔銀線綻放出別樣芳華。
韓舒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誰說女子不如男?”
2006年大學畢業后,韓舒進入這家企業,開始從事變電工程施工建設和項目管理工作。“小姑娘瘦瘦小小,沒想到這麼有拼勁。”作為她的第一個師傅,司建設談及這個徒弟贊賞道。
2010年,公司承接了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220千伏西渡變電站建設,由於距離市區遠,路上來回費時,為了不影響工期,韓舒決定吃住在工地,一周回家洗一次澡,丈夫笑稱她快成了“野人”。在韓舒的帶領下,變電站工程提前一個月完成調試,並一次送電成功。
有拼勁,並不是“工作讓人放心”的全部。多年來,平均每年參加30個重大變電調試項目,讓韓舒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不僅從一群公司男同事中脫穎而出,更成為南京繼電保護調試領域的技術高手。
近年來,韓舒帶隊完成的重點110kV、220kV變電站改擴建和基建工程的試驗任務,均達到“零缺陷”。司建設笑言,“曾經有負責竣工驗收的專家也說,‘遇到韓舒經手的工程,我們可以免檢了’。”
作為變電站調試中確保監控系統與現場設備信息一致的核心環節,“遙信、遙感、遙控”的三遙信號核對時間被要求盡可能地縮短。為此,韓舒團隊便開始攻克關鍵技術,研發創新產品。“目前我們的項目研發基本已經結束,正在推進整機組裝,馬上將進行試驗驗証。5月初,我們將帶這款產品參加江蘇電力質量管理協會質量管理發布大賽。”韓舒說。
“誰說女子不如男?”近年來,韓舒先后獲得“南京供電公司十佳班組長”“南京市婦聯巾幗崗位明星”“江蘇省文明職工”“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
韓舒(中)與團隊成員交流。受訪者供圖
“集體強才是真本事”
2015年,由於工作能力突出,韓舒開始走上管理崗位。同一年,“韓舒技師創新工作室”也正式成立。
工作室成員朱子然介紹,韓舒在220千伏智能變電站施工過程中,提出了“模塊化試驗”的新型試驗思路,即“把一個復雜的智能變電站按功能切割成不同模塊逐步進行試驗,降低了因局部故障導致整體返工的風險”。這一思路經過試驗推廣,不僅改變了過去智能變電站試驗操作,還一舉升級成為“省級經驗”。
“每座變電站有成千上萬根二次小線來控制所有的操作以及信號回路,每次二次繼保人員都要大量地翻查圖紙一一排查。”工作室成員楊俊對韓舒的一項“微創造”也印象深刻。韓舒給每根二次小線做身份標識,問題迎刃而解。楊俊說,“這樣一來,二次繼保人員查閱圖紙、翻閱資料的工作量大大減少,大大方便了設備運維。”
從便攜式二次小線拉直器讓故障排查效率提升5倍,到全國首台110kV GIS電纜終端試驗裝置填補技術空白……在大伙兒看來,一個個創新突破的背后,其實是韓舒對工作專注投入和擔當負責的一種態度。為此,人人自覺以韓舒為榜樣。如今,這個工作室已經培養出變電技術骨干24名。
“一個人強不算強,集體強才是真本事。”這是韓舒打造團隊的核心理念。除了帶頭做示范,她還首創了“微講堂”培訓模式,讓普通工人站上講台分享經驗﹔打造的“變電實訓場”累計培訓500余人次,培養了大批“雙在線”人才﹔還組織編寫了《220kV智能變電站繼保調試大綱》《220kV電氣交接試驗細則》。
最近,在完成一項變電站無線監控裝置的研發后,韓舒打算帶領團隊接下“智能光纖儲纖盒的研制”的破題任務。“既然組織上這麼信任,我就當仁不讓。”她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