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蘇春節假期消費投訴熱點出爐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025年春節期間,江蘇各地商圈景區人頭攢動,各類促消費活動如火如荼,消費的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多點開花,整個消費市場紅紅火火、活力旺盛。縱觀整體,旅游市場人氣旺盛、電影市場繁榮創新高、餐飲消費熱氣騰騰,一組組增長的數據映照了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彰顯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為進一步聚焦春節假期消費新形勢、行業新變化、消費投訴情況,江蘇省消保委利用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對1月28日至2月4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
維權高頻詞有哪些
輿情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期間,江蘇省與出行、食宿、文旅、購物、娛樂等消費相關的輿情信息共計4289708條。其中維權類信息263120條,僅佔比6.13%。可見,春節期間江蘇省內消費維權情況總體平穩,輿論傾向持續向好,消費市場熱鬧有序、消費者滿意度和體驗感不斷提升。但在旅游、觀影、出行、餐飲、消費服務等熱點方面,一些涉及價格爭議、虛假宣傳、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引發的不愉快仍然不容忽視。
春節期間消費維權輿情信息走勢圖
從輿情傳播趨勢來看,整體呈波動走勢,1月30日(年初二)為輿情高峰,輿情信息46072條,春節檔觀影相關消費信息引發較多討論。
年夜飯、價格、堵車、旅游、煙花、團購、飯店、優惠等為春節期間消費維權信息傳播高頻詞。
春節期間消費維權輿情關鍵詞雲圖
梳理輿情發現,2025年春節期間,全省消費維權輿情主要涉及旅游、娛樂、出行、購物四大領域:一是景區旅游體驗感不佳,省內有關旅游消費維權輿情信息共計27116條,旅游市場供需不平衡是引發矛盾的核心關鍵﹔二是春節檔電影票價問題突出,省內有關觀影消費維權輿情信息共計65933條,其中春節電影票價高為消費者吐槽熱點﹔三是年夜飯價格飆升起爭議,省內有關年夜飯消費維權輿情信息為3832條,漲價、選擇受限、價格與服務質量不匹配等問題引發熱議﹔四是購買煙花爆竹產生糾紛,省內有關煙花爆竹消費維權輿情信息共計12132條,部分消費者通過社交媒體購買煙花遇騙局,權益受損。此外,還有新能源車高速充電難、黃金價格上漲等熱點引起較多關注。
春節檔電影票價問題突出
江蘇鹽城一網友發文稱,去走親戚,晚上順道看個電影,本以為縣城的票能便宜點,結果快70一張,結果取票后發現紙面票價為35元。該網友質疑多付的一倍錢去了哪裡。
2025年春節檔電影市場迎來火爆開局,熱門影片場次爆滿,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隨著春節檔市場熱度不斷攀升,過高的票價也引發不少消費者吐槽。有消費者表示,“春節檔一張票平時能買兩張票”“看場電影的錢夠吃一頓飯”,直呼今年的電影“看不起”,尤其是關於縣城電影票的價格比大城市貴的吐槽最為突出。此外,除了票價高的問題外,平台購票價格與實際票面價格不符、影院賣無座票、影院強制購買3D眼鏡、觀影過程中黑屏等問題也引發消費者不滿。
省消保委意見認為,春節期間大量優質影片集中上映,本應是電影市場繁榮發展、消費者收獲愉悅觀影體驗的雙贏局面。但諸如春節檔電影票價過高、影片宣傳與實際內容不符以及退票難等現象引起消費者不滿,也擾亂了電影市場的正常秩序。為了促進電影行業的健康發展,影院和發行方應合理定價、提升觀影體驗,以滿足觀眾的多樣化需求。要明確告知影廳服務費所對應的服務,對於一些收費項目,如3D眼鏡的購買等,確保消費者的選擇權和知情權。有關部門可通過制定電影票價的合理指導價或價格區間來進行規范,防止影院隨意抬高票價,引導市場良性競爭。積極引導行業自律,推動企業共同遵守職業道德和市場規則,助力電影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同時,觀眾也應保持理性消費觀念,關注市場動態、理性對待票價、靈活選擇觀影時間和影院。
年夜飯價格飆升起爭議
春節期間,#縣城年夜飯快倒挂一線飯店了#、#縣城2888一頓的年夜飯是誰在吃#話題登上熱搜,網友對年夜飯價格高、價格不透明的吐槽比比皆是。文中提及縣城老家的年夜飯,一頓飯吃掉打工人過半工資,江浙縣城年夜飯價格高昂,有的吃出預制菜。引用江蘇網友發布的案例:想著1500能搞定,結果年夜飯最低檔1588……還不含酒水。預訂年夜飯的菜單出來了,最低套餐價格1588元,再點兩扎五谷雜糧汁,預算1500元打不住,得1800元左右。
隨著經濟的復蘇和消費者信心的回升,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春節期間外出就餐,享受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如今,年夜飯消費者對品質要求更高,講究“質”價比和用餐體驗。但當下年夜飯市場仍然被一系列亂象所籠罩。不少消費者反映,年夜飯的價格相較於平時明顯偏高,有的餐廳甚至漲價數倍。還有消費者反映,年夜飯的價格與所提供的菜品和服務質量不成正比,在就餐選擇上也存在諸多限制,整體性價比不高,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用餐體驗。
省消保委表示,年夜飯價格高吐槽反映了消費者對價格的不滿和期待。建議餐飲企業需要加強成本控制、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價格透明度等方面的努力。依據食材及服務成本合理定價,杜絕價格欺詐和哄抬物價的行為﹔保証食材品質與新鮮度,嚴格把控食材採購源頭,重視食品安全﹔尊重消費者自主選擇權,應提供多樣化的點餐選擇。同時,消費者也需要理性看待價格問題,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做出明智的選擇。在預訂時要注意查看合同條款,明確價格是否包含服務費、稅費等其他費用,避免在結賬時出現不必要的糾紛。在就餐過程中,如果遇到價格欺詐、食品安全問題或其他不合理的消費行為,要及時與餐廳溝通,提出自己的合理訴求。
旅游市場供需不平衡引矛盾
消費者李女士投訴稱其購買了2025年1月29日徐州某景區的門票,該景區宣傳晚上九點十五有煙花秀,消費者入園后在戶外等了近兩個小時,被告知煙花秀取消。消費者認為景區宣傳晚上有煙花秀,卻沒有提前通知游客煙花秀取消的情況,屬於虛假宣傳,要求退賠費用。
春節期間,江蘇各地旅游市場延續火熱態勢。新形勢下,人們對於旅游的熱切需求,也進一步加劇旺季時運力供給不足的矛盾。景區門票售罄、游客爆滿,既有服務難免會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旺盛需求,交通擁堵、排隊時間長、景區運力不足、體驗感差等老問題依舊凸顯,困擾著大部分游客,不僅影響游客的游玩體驗,還可能引發安全隱患。今年春節旅游方面的吐槽依舊圍繞上述內容,主要體現在:一是部分景區人流量大,排隊時間長,游客體驗感不佳﹔二是部分景區的宣傳視頻與游客實際看到的大相徑庭,消費者吐槽虛假宣傳、貨不對板﹔三是景區運力不足,管理存在短板,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省消保委指出,旅游業作為服務行業,產出良好的服務體驗始終是根本所在,更是當前行業穩步復蘇的基礎。而當前困擾旅游市場良性發展多時的難題,不僅阻礙了旅游消費環境的不斷優化,還降低了消費者的假日消費熱情,需要社會多方發力,共同呵護消費信心。建議商家或平台在節假日期間,更應做到誠信經營,杜絕虛假宣傳,宣傳時應將景區實景呈現給消費者,不得虛假引流﹔景區管理部門也應提前謀劃,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前預測游客流量,合理安排接待容量,及時發布限流信息,引導游客錯峰出行。同時,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如增設休息區等,為游客帶來更優質的游玩體驗。
社交媒體購買煙花遇騙局
江蘇一網友發文稱,通過某社交平台帖子有人分享網上買煙花便宜,私戳詢問,對方分享微信號二維碼和下單掃碼二維碼。掃碼下單的店鋪名稱叫為某百貨店,頭像是煙花,商家電話IP顯示是湖南長沙,店鋪顯示是沈陽。微信支付近300元,顯示已發貨,但時隔一周還沒收到貨,且查不到物流信息,意識到被騙。
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除舊歲、迎新年”,是人們寄托情感的重要方式。2024年以來,全國多地鬆綁“禁燃令”,2025年春節可以有序、限時和在限定區域燃放煙花爆竹。在新政策的推動下,煙花爆竹的需求直線上升。煙花爆竹屬於易燃易爆物品,煙花爆竹的生產、經營、運輸、燃放等環節都有相應的審批程序和法律規定。但是當下,有不法分子利用直播平台、社交媒體等渠道非法經營煙花爆竹。除對公共安全產生威脅外,不少網友也在社交平台遭遇購買煙花被騙糾紛。有商家或個人自稱是源頭廠家,以“可快遞物流”“價格優惠一半”為噱頭,引誘消費者轉賬付款,隨即消失。
省消保委認為,煙花爆竹產品系國家特許經營的危險物品,嚴禁通過網絡平台進行銷售,被明確列為禁止寄遞物品。然而還是有不少消費者掉入騙子的話術中,發現被騙想要追回時商家早已不見蹤影。實踐可以看到,在煙花爆竹的生產、售賣以及燃放環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建議商家要依規辦理煙花爆竹經營許可証,在許可的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合法合規售賣煙花爆竹產品,不虛假宣傳,誠信經營。相關部門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廣泛開展煙花爆竹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增強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平台對於違規售賣煙花的商家也應進行嚴格整治。消費者則要主動增強環保意識和安全理念,選擇有煙花爆竹產品銷售資質的正規門店購買,不在禁燃區燃放,燃放過程中以人身安全為第一。(洪葉 許願)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