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特色產業成就“億元村”
2025年01月29日11:28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李曉星在烘房檢查春節前最后一批香腸的干濕狀況。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春節前夕,隨著陣陣香味從烘房飄散開來,李曉星做完節前最后一批香腸,安心回家過年。
李曉星是江蘇如皋市江安鎮聯絡新社區康澤食品廠車間負責人。他曾在外務工多年,“當時去掉房租和生活開支,剩不下多少錢”。一次回鄉探親,他發現村辦食品加工園區辦得紅紅火火,集聚了一家家食品公司,左鄰右舍一個個都進廠上班了。
“我何必舍近求遠呢?”就這樣,李曉星應聘進了家門口的康澤食品廠,如今還成了車間負責人,年收入超過了12萬元。
據了解,聯絡新社區內原有20多家從事香腸、肉鬆等食品加工及配套的“小作坊”,由於配套設施不到位,生產污水直排入河。為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社區黨總支於2009年設立聯心食品加工園區,並建成日處理污水能力達500噸的污水處理中心。
航拍如皋江安鎮聯絡新社區食品加工園區。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近年來,這些食品公司鳥槍換炮,陸續上馬自動化設備,還進行了“煤改氣”。“設備更新每年能給我們廠省下二三十萬元的成本。”李曉星說。
數據顯示,聯絡新社區年產肉制品2.5萬噸,總產值超10億元,帶動肉制品加工從業人員超2500人,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超3.5萬元。該社區已是“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蘇省文明村”。
鎮、社區干部走訪慰問在讀大學生周方圓(右一)。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值得一提的是,富起來的企業主不忘大家,競相參與修橋建路、安裝路燈、捐資助學、救助貧弱等集體公益活動。“從大一開始,每年春節前,我都能收到本地食品企業捐助的助學金。”正在蘇州大學讀大三的女孩周方圓說,等她畢了業,也將力盡所能回報家鄉父老。
(責編:龔世俊、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