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這座鄰裡中心,居民為啥一直買賬?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離過年還有十多天,蘇州工業園區新城鄰裡中心年味濃濃。這是周記魚鋪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老板周克堯手中一把刮鱗刀得心應手,不一會兒,一條5斤多的青魚就收拾得干干淨淨。
討個“年年有余”的彩頭,蘇州人過年有吃魚的傳統。青魚切段,先炸后煨,便是年夜飯桌上一道常見的“蘇式熏魚”。
“我這次買了魚,還有春卷皮、蛋餃、八寶飯等。”67歲的“老蘇州”顧曉國從周克堯手中接過魚,轉身走向鄰裡中心的另一棟樓,“多備點年貨,就等安心過年了。”
新城鄰裡中心生鮮菜場,日常抽檢是居民在這裡放心購買的一道重要保障。人民網 徐晨曦攝
買菜購物就到鄰裡中心,是園區居民現代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價格透明,食材新鮮,這裡的蔬菜、魚、肉每天都會取樣檢測!”顧曉國說,自從搬到工業園區住,家門口的鄰裡中心成了他日常消費的首選之地。
鄰裡中心門口,一張電子屏滾動播放著實時信息,今日菜價多少,檢測合格率如何,哪些攤位最受歡迎,一目了然。“我們對150多種菜品指定最高指導價,保障生鮮菜價與周邊菜場基本持平,也監控商戶的終端電子秤。”蘇州工業園區鄰裡中心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民熙說。
“這是包菜一斤兩塊四,娃娃菜一斤三塊二……”家住附近的盧梅一手提著菜籃子,一手指著農藥殘留檢測室說,“假如心有疑慮,我們拿購物小票就可以進行農藥殘留送檢。”
新城鄰裡中心內的免費閱讀空間。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商品周全,服務多元,放心安心,這是周遭居民對鄰裡中心能一直買賬的“密碼”。
作為我國借鑒新加坡的管理理念開辦的第一座鄰裡中心,新城鄰裡中心開業運營達27年,如今已是蘇州打造便民生活圈的樣板。近年來,鄰裡中心模式在蘇州開枝散葉,除了生鮮市場,它還囊括了診所、理發、家政等各樣便民服務,承包了蘇州人“家門口的幸福生活”。目前,蘇州全市鄰裡中心投資運營管理項目共31個,其中已運營23個,在建及規劃項目8個,項目總面積達150萬平方米。
“每天一早6點准時對外營業,晚上7點關門打烊,過年期間也閑不了。”4年前,周克堯從蘇北老家來到蘇州,在新城鄰裡中心租下這間30來平米的魚鋪。
“生意忙,每天都有百十位顧客光顧。今年不打算回老家,一家人就在這邊過年了。”周克堯咧嘴一笑,手上動作不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