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深挖“名著經濟”潛力 實現傳承和發展雙贏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民族舞劇《紅樓夢》“開票即售罄”成為常態,連雲港無錫聯手推出2025年西游燈會……江蘇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不少經典名著和江蘇有著深厚淵源,近年來,江蘇深挖“名著經濟”潛力,從旅游產業的拉動,到創意產品的開發,古典名著日益展現出為經濟賦能的強大勢能。作為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如何讓古典名著更多地為文旅融合注入動力?如何創新更多形式讓游客願意為“名著產品”買單?名著經濟還可以有哪些打開方式?
名著改編,實現傳承和發展雙贏
名著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受眾基礎,運營方通過對名著的創新改編,更貼合當下觀眾的審美和需求,實現文化傳承和經濟發展的雙贏。
《大夢·紅樓》演出現場
與曹先生一同尋覓太虛幻境,和賈府眾人一起玩擊鼓傳花……全國首個紅樓夢主題近景沉浸體驗項目《大夢·紅樓》集東方美學、互動演繹、場景解密、光影舞美、感官體驗於一體,自2024年暑期試運營以來,演出已超百場,人氣依舊,累計接待海內外觀眾已超萬人。“我們從觀眾的反饋和建議中持續獲得靈感完善作品,使演出與許多游客產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鳴。”文都雲(南京)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虹告訴記者。
由江蘇大劇院出品的民族舞劇《紅樓夢》通過現代的舞蹈編排和舞台表現手法,賦予了名著新的活力與深度。記者從江蘇大劇院獲悉,自2021年試演以來,目前已在國內34座城市巡演超過280場,吸引了超過45萬名觀眾。所到之處幾乎場場爆滿,收獲了無數掌聲與歡呼聲。
《浮生六記》園林版。孫健攝
昆曲《浮生六記》開創國內沉浸式戲曲演出先河,被改編成園林版、舞台版、廳堂版等,不僅重現了千年前作者沈復與妻子舒適典雅的“蘇式生活”,也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常州首個園林實景劇《半園·珍珠塔》,取材自經典錫劇《珍珠塔》,融入了現代喜劇元素,包袱不斷,自推出以來一票難求。
名著也為影視劇創作帶來取之不竭的源泉。《封神演義》傳為明朝應天府(今南京)許仲琳所著,據此改編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由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入園企業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出品,累計票房達26.35億元,成為影視行業名著改編的成功案例,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投入。
名著中的美食讓我們得以窺探古人的生活情趣和飲食智慧,也為當今的餐飲產業提供了靈感。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記述了300多種南北菜肴的烹飪方法和技巧。“我們從中汲取創意,打造了具有文化底蘊和特色的菜品,比如響油浸鱔糊、復興燉生敲等,提升了餐飲服務的品質和文化層次。”古南都集團餐飲總公司總經理助理金燦說。
在揚州中國淮揚菜博物館展示著清代的“滿漢席”。據該博物館負責人介紹,這是揚州烹飪界專家、學者根據清代《揚州畫舫錄》記載,精選了36道菜復原而來。席間“滿”與“漢”的菜點交替出現,使就餐者領略“中和”飲食文化韻味。
名著驅動,促進多個行業繁榮
近年來,以名著中的場景為基礎打造的主題景區、文化小鎮、文旅項目興起,促進了餐飲、住宿、交通等多個行業的繁榮。
南京玄武湖中梁洲,傳說南朝時梁武帝長子昭明太子蕭統在此編選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昭明文選》。梁洲的蕭統雕像,成為公園網紅打卡點之一。六朝文化、詩詞大道和現代的盆景園、菊花展融為一體,營造出古今相融的詩意氛圍,吸引著無數游客尋幽探勝。
西游樂園無人機編隊化身齊天大聖。
西游經濟為江蘇文旅發展增添了獨特而絢麗的色彩。淮安是《西游記》作者吳承恩的家鄉,當地打造了全國首個西游主題的綜合性樂園西游樂園,共有42個室內外游樂項目,以及花車巡游、閉園秀、無人機等46場氛圍演藝項目,利用新技術多維度呈現花果山、高老庄、雷音寺等場景,“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經典情節。據西游樂園負責人介紹,今年春節,景區推出“西游記之天宮賀歲”主題活動,非遺展演、傳統競技游戲、主題燈會、NPC達人互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傳承與創新交匯,讓西游文化在新春佳節裡熠熠生輝。
連雲港花果山風景區以《西游記》所描述的“孫大聖老家”而著稱於世,景區有大量與《西游記》相關聯的景點。“1月8日,江蘇首次出台關於繁榮夜經濟的系統性政策文件。為緊抓文旅夜間經濟風口,我們計劃於1月22日至3月9日舉辦‘火舞大聖—花果不夜山’2025連雲港花果山景區首屆西游燈會,打造西游勝境的繁榮景象。”花果山景區文化旅游科科長劉智介紹,目前門票銷售火爆,位於連雲港市達人帶貨第一名,3天就賣了2萬多單。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也都與江蘇有關。無錫三國水滸城風景優美,景區內建有桃園、吳王宮、甘露寺、臥龍崗、赤壁棧道等體現漢、宋風貌的大規模古建群,景區內全天候上演《三英戰呂布》《斗殺西門慶》等經典節目。“今年春節期間,我們將推出以‘三國水滸古春節—重回漢宋過大年’為主題的特色活動。”無錫三國水滸城負責人介紹。活動以精彩演出、漢宋市集、紅包互動等多種形式展開,同時新增《劉備招親》《遇見宋潮》等新春特別節目,打鐵花、火焰龍等非遺元素也將為景區演出增色添彩。
名著經濟,不斷創新才能永葆活力
江蘇孕育了無數的文學瑰寶,不過仍有大量名著的經濟潛力還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南京大學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周凱解釋,一些名著內容比較深奧,如《淮南子》《文心雕龍》《說文解字注》等等,對於普通讀者而言理解難度較大,因此很難轉化成可觀的經濟效益。此外,對名著的開發多集中在傳統的出版業和影視改編,如《三言二拍》《老殘游記》《鏡花緣》等,而在互動式游戲、虛擬現實體驗等新興領域探索不足,因此不能充分滿足消費群體的多樣化需求。
如何喚醒這些沉睡的寶藏,使之成為文旅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要以獨特視角將名著中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彩故事轉化為極富創意的文旅產品。”沉浸式文旅項目《浮生六記》主創、非遺文旅創新團隊TEAM聯合創始人余燕兵舉例說,2024年在莫愁湖海棠花會期間,團隊聚焦南京和莫愁湖的人文歷史,以《紅樓夢》中的海棠詩社、《桃花扇》中的莫愁湖曲詞、《儒林外史》中的湖亭大會為創意點打造了“海棠茶秀”,讓游客身著漢服,品嘗金陵美食,在聽昆曲、賞舞蹈、聽絲竹中體驗名著裡的南京。
“地區之間攜手既能形成規模效應,降低單個地區的市場開發成本,也有助於在相互碰撞中激發‘火花’,創造出具有更高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劉智說。2025年的西游燈會由連雲港、無錫兩地聯合打造,花果山景區擁有“大聖故裡·西游勝境”的品牌,無錫市文旅集團梅園景區擁有十四年燈會經驗,優勢互補,將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西游主題燈會盛宴。
“政府和企業緊密合作,可加快項目推進步伐,使產品更加優質高端。”談及《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成功的經驗,江蘇華萊塢文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姚競菲表示,在項目備案階段,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負責影視劇行政審批服務的專班就與企業制片團隊聯系對接,並對影片內容進行了多次溝通﹔影片成片以后,工作人員協助企業從影片的畫質、特效、聲音、字幕等多方面進行修改和完善,為影片的如期公映和最終的完美呈現保駕護航。
三國水滸城的表演節目《劉備招親》。
“要想讓名著IP持續產生影響力,運營方需要多管齊下。”三國水滸城負責人介紹,目前景區主要從四個方面推動名著文化賦能文旅融合:提升旅游演藝、布置文化展覽、打造景區場景、策劃主題活動,從而活化名著文化,豐富名著文化體驗,營造名著文化氛圍,促進名著文化傳播。
周凱認為,打造文旅特色線路,有助於推廣名著經濟,比如把《儒林外史》中提到的景點——江蘇的清涼山、玄武湖、雞鳴寺、莫愁湖以及浙江的西湖等串聯起來。不過他也坦言,打造名著經濟並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隻有因地制宜,融入時尚,不斷探索新的發展路徑,才能讓名著在現代綻放新的光芒,持續為地方經濟發展增添活力。(楊民仆)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