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回暖開啟 江蘇近期天氣為何大起大落?

暖和啦!氣溫回升啦!你感覺到了嗎?經過過去三天氣溫逐步回升,26日起全省不少地區最高氣溫在兩位數,但是最低氣溫依舊在冰點以下,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12月27-29日連續3天早晨有大霧天氣,9點至10點大霧消散,大部分地區轉為輕-中度霾。其中28日和29日早晨能見度最低:部分地區有能見度200米以下的強濃霧、局部有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
回想過去這十來天,江蘇人深刻領悟了“天寒地凍”,話說這真的不夸張。為啥呢?根據省氣候中心分析,2023年12月中旬以來,受強冷空氣影響,我省出現了低溫寒潮和暴雪等天氣過程,大部分地區出現雨雪冰凍。此次過程特征為“災害性天氣過程疊加,氣溫低,多站氣溫創歷史同期極值”。
省氣候中心預測評價科科長蔣薇告訴記者:“歷史資料分析表明,2023年12月11日-24日,全省平均最高氣溫(4.2℃)為1961年有完整地面氣象觀測紀錄以來最低,其中淮北地區平均最高氣溫(2.3℃)為1961年以來最低,江淮之間平均最高氣溫(4.5℃)為1961年以來最低,蘇南地區平均最高氣溫(5.8℃)為1961年以來第三低。”
與此同時,37個國家氣象站平均最高氣溫創歷史同期最低記錄。“2023年12月11-24日,江蘇全省平均最高氣溫為-1.2℃(豐縣)∼7.6℃(啟東),其中句容(4.7℃)、鎮江(4.6℃)、南京(4.3℃)、泰州(4.5℃)、大豐(4.4℃)等37站平均最高氣溫創建站以來本站同期最低記錄。”蔣薇說。
根據氣象部門預計,這周最高溫立馬要突破兩位數,這一個月內天氣忽冷忽熱,妥妥過山車,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專家分析說,此次冷空氣過程強度不僅受厄爾尼諾影響,也與北極渦旋的分裂和中高緯度西風帶的擾動有很大關系。
“12月中旬以來,北極渦旋分裂為雙中心,分別位於格陵蘭島和西伯利亞上空。伴隨歐亞上空西風帶劇烈扭曲,西伯利亞高壓異常增強,我國大部地區由前期盛行偏南風轉為偏北風,冷空氣南下導致氣溫驟降。另一方面,厄爾尼諾將加強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使得更多來自熱帶的水汽向我國大陸輸送。因此,來自中高緯的寒潮過程配合來自低緯的豐沛水汽條件,導致我國中東部出現較大范圍降雪過程。受氣候變暖影響,預計冬季氣溫整體以偏高為主,但也有階段性低溫雨雪過程發生,造成氣溫的波動性較大。”蔣薇告訴記者。
(江蘇新聞廣播/姜奇卉 編輯/玉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