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夏糧再獲豐收 顆粒歸倉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夏糧豐收,全年主動。今年,江蘇夏糧又獲豐收,實現面積和總產雙增、單產基本持平態勢,夏糧產量達281.42億斤,同比增加1.36億斤,全省農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江蘇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糧食總產連續9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今年,江蘇夏糧再獲豐收,農機裝備大顯身手。
夏收期間,鹽城市建湖縣共投入1500台收割機,連續10天日機收面積超過5萬畝,趕在連陰雨之前完成了大規模麥收工作,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到94.4%,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6.7%,農機裝備對糧食豐產豐收貢獻率顯著提高。鹽城市建湖縣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農機推廣科工作人員張亞飛介紹:“將在農機智能化、綠色化工作上尋求新的突破,計劃新增智能輔助直線行駛及智能監測設備400台套,目前已新增300余台套,力爭利用三年的時間實現輔助直線行駛及智能監測設備全覆蓋。”
抓好夏秋兩季糧食收購,確保顆粒歸倉,是保障糧食安全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江蘇積極推動主體多元、渠道多樣、優質優價的市場化收購,全省常年優質優價收購量在120億斤以上。在南通海門四甲糧食收購有限公司,一條自動化傳送帶緊緊靠在運送小麥的卡車邊上,隨著卡車的出糧口打開,隆隆的機械聲隨之而起,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四甲糧食收購有限公司副經理蔡華表示:“運用環流熏蒸、機械通風、電子測溫、空調調溫等多種新型保糧措施,確保在庫糧食平穩度夏。庫區實現了電子監控全覆蓋,全部倉房均安裝有防鼠板、防虫網等設施,確保在庫糧食安全。”
當前,正值加強秋糧生產管理、建立高產群體的關鍵時期,省農業農村廳在全省組織開展“奪取秋糧豐收百日攻堅行動”,全力抓好肥水運籌管理、重大病虫防治、災害防范應對、單產提升行動等奪取秋糧豐收重點任務落實。在蘇州市吳江區同裡鎮北聯村,一望無際的稻田裡,整齊排列著一排白色的誘捕器。農戶隻需輕觸手中的按鍵,誘捕器旁的干擾裝置,就會立刻釋放雌虫性信息素。種植大戶王建林告訴記者:“通過釋放信息素和交配抑制劑,強烈干擾雄虫尋找異性,從而減少產卵率。”
為提高稻田綠色防控效果,吳江區推進信息化檢測設備聚點成網,推廣香根草誘殺、天敵控害等一批水稻綠色防控工作,不斷提高病虫害測報准確率。目前,全區21.8萬畝稻田已全面開展夏管工作。蘇州市吳江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李海東說:“我們積極推廣應用水稻種苗處理、生態調控、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措施,同時利用‘四情’監測系統,做好水稻病虫害監測調查,掌握發生規律,科學指導農戶用藥,確保秋糧穩產豐收。”
據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數據顯示,當前,全省糧食庫存充裕、儲備充足,能滿足全省居民一年半以上的口糧消費需求。江蘇每年夏、秋兩季糧食收購近90%為稻麥口糧,口糧自給率超210%。
接下來,江蘇將提升全省現代型倉儲設施覆蓋率,年內支持建設倉容120萬噸以上。加快“智慧糧儲”建設,實現日常業務管理、及時調度指揮和全過程全鏈條穿透式監管,以數字化助力糧食儲備治理能力現代化,守住管好“江蘇糧倉”。
(江蘇新聞廣播/孫昕 鹽城台 海門台 蘇州台 編輯/徐瑋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